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自然科学

发布时间:2015-03-21 11:16:03 来源:一佳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量: 我要分享

1.物理常识
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微波炉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电磁能再转化为内能加热。
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往保温瓶里倒开水,可以根据声音知道水量的高低。因为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因为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的原因。
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汽车旁的观后镜及交叉路口的观察镜用的都是凸面镜,可以开阔视野。
防盗报警运用的是物体释放红外线的原理。
数字电视因为运用二进制1和0的数字信号而更清晰。
安检利用的是X射线的穿透能力。
按照目前近代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物质最小的构成单位是夸克。
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迈克尔•法拉第。
19世纪80年代,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出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了柴油机。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化学常识
酸味水果或食物可以解酒,这是因为带酸味的食物中含有有机酸,可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达到解酒目的。
二氧化硫被作为食品添加剂。
盐酸可以清除茶壶或水壶的“水垢”。
酒越陈越香的原因是,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CH3COOC2H5(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时间越长,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酒就越陈越香。
打碎体温计时,应妥善处理洒落的水银,可先用吸管吸取颗粒较大的水银,后在剩余水银的细粒上撒些硫磺粉末,水银和硫磺反应生成不易挥发的硫化汞,可减少了危害。
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堵往口鼻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而不能用氢气。
灯泡用久了发黑,因为钨丝发热蒸发遇冷灯泡壁。
抗菌素类的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因为抗菌素药类大部分是胺类化合物,人空腹服用后药物易被胃中胃酸分解,既降低药效,又对胃壁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
牛奶、蛋清、豆浆可用于重金属离子中毒。
放久的报纸发黄的原因是,(纸纸由木材制成)木材的纤维素与氧气发生作用而变黄。
雷雨之后,空气在雷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有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
臭氧有杀菌和漂白的作用。
3.生物常识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20颗乳牙,32颗恒牙,小肠全长约5-7米,大肠约1.5米,阑尾约7-9厘米。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繁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有成形细胞核的是真核生物,反之,无细胞核的是原核生物。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3%,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核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大分子分为两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在蛋白质的复制和合成中起着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作用。核酸不仅是基本的遗传物质,而且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上也占重要位置,在生长、遗传、变异等一系列重大生命现象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基因,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核糖核酸)序列,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依靠DNA的复制过程进行的,存在于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中。
人类基因组,又译人类基因体,是智慧人种的基因组。共有24个染色体,分别是22个体染色体、X染色体与Y染色体。含有约30亿个DNA碱基对。碱基对是以氢键相结合的两个含氮碱基,以A、T、C、G四种碱基排列成碱基序列。其中一部分的碱基对组成了20000~25000个基因。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其中的化学变化一般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它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根据生物体在同化作用过程中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新陈代谢可以分为自养型、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三种。根据生物体在异化作用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新陈代谢可以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种。
克隆技术,“克隆”(clone)本意是无性繁殖,它是不靠性细胞而是靠生物的体细胞进行的繁殖。1997年2月23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小组利用山羊的体细胞成功克隆出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Dolly)”。在2003年2月15日,世界首只克隆羊多莉死亡。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他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4.天文常识
太阳系,由太阳、8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已被从行星里开除,降为矮行星)。
恒星,就是象太阳一样本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晴朗无月的夜晚,且无光无染的地区,一般人用肉眼大约可以看到 6000多颗恒星。借助于望远镜,则可以看到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颗以上。估计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1500-2000亿颗。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在夏至日离地球最远。其内部主要可以分为三层:核心区、辐射区和对流区。太阳的大气层主要有3层,分别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地球,是太阳系中按照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排列为第三颗行星。它的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固态地球的外套。地球上的大气由78%的氮,21%的氧及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它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
黑洞,有的天体的质量十分巨大,因而引力极强,没有任何东西能从该处逃逸,甚至光线也不例外。没有光线返回,眼睛无法看到物体,所以称之为“黑洞”。
日食,又作日蚀,只发生在农历的朔日,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失明。
宇宙速度,是指从地面向宇宙发射人造天体必须具备的初始速度。

责编:一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