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积累:文化常识

发布时间:2015-04-06 14:49:04 来源:一佳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量: 我要分享
(一)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有56个民族。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汉族12259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91.51%,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余55个民族合计人口1137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8.49%,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因其人口所占比例很小,习惯上称其为少数民族。从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下面主要介绍8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壮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人口1700多万,其中广西约有壮族1650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
文化符号——壮语、壮戏、铜鼓、三七、蛤蚧、茴油、春节、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尝新、冬至、牛魂、送灶、马脚杆、鱼生、烤乳猪、五色糯米饭、《刘三姐》等。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
文化符号:蒙古语、献哈达、喇嘛教、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白食、红食、炒米、白节、马奶节、《蒙古秘史》、《江格尔》、《饮膳正要》、《嘎达梅林》等。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人口居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第三位。 
文化符号:花儿、伊斯兰教、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油香、馓子、《回族民间故事集》、《回族民间叙事诗集》、《贺兰雪》、《西夏女》、《穆斯林的葬礼》等。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文化符号:博巴、布达拉官、唐卡、八大神山、玛尼堆、天葬、酥油花灯、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望果节、喇嘛教、苯教、《格萨尔王传》、《甘珠尔》、《丹珠尔》、《医方四续》等。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湖南的苗族人口数量居全国之首。
文化符号:蜡染、苗族银饰、芦笙、“西松”、斗牛、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祭鼓节、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等。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文化符号:袷袢、多帕、伊斯兰教、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赛乃姆、夏地亚纳、“达甫(手鼓)”、“都他尔”、“热瓦甫”、《福乐智慧》、《阿凡提的故事》、“十二木卡姆”、坎儿井等。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其人口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文化符号:酸汤子、饽饽、萨其马、颁金节、腰铃舞等。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
文化符号:萨满教、狗拉雪撬、拉拉饭、莫温古饭等。
(二)民俗文化
1.传统节日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其中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为国家法定休假日。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主要民俗: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等。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主要民俗:扫墓祭祖、踏青。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主要民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饮雄黄酒、吃咸蛋、吃粽子和时令鲜果。
中秋节:又被称为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也称仲秋。
主要民俗:祭拜月神、团聚团圆。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主要活动为:蒸制食品、搬运填仓、地画仓囤、点灯祀神等。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中元节:七月十五,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熟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我们知道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是一年四个季节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3.中国历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时: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4.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二三岁的儿童;垂髫——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加冠——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三十岁;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命之年——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耄耋之年——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
5.古代礼制
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

责编:一佳教育